查看原文
其他

吕赛鸫,潘玉君,罗明东 | 城市群视角下云南义务教育师资空间格局特征研究


吕赛鸫,教育地理学博士,云南师范大学副研究员、教育学部在站博士后,研究领域为教育地理学理论与方法、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和义务教育空间秩序。2017年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到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访学一年,主持教育部项目、云南省教育厅项目各1项,发表论文10余篇。



潘玉君,二级教授(首批)、博导博后导(首批)、省万人计划教学区名师(首批)、省有突出贡献的哲学社会科学家(首批)。《中国大百科全书》之《地理学》卷编委、《地理学大事年表》等多个分支主编,《中国人文地理丛书》副主编,《云南大百科全书》编委、《地理》卷主编。在《中国社会科学》《光明日报(学术版)》等独立或第一作者发表论文数十篇。主持完成的成果获教育部教育科学奖三等奖、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省哲学社会科学奖一等奖等。



一、引  言
城市群是区域发展和城市化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必然产物,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开放发展,形成了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城市群,有力推动了东部地区快速发展,成为国民经济重要增长极,同时经济发展也带动了教育迅猛发展。虽然中西部地区城市群发展滞后于东部地区,但21世纪以来,中西部许多省区将促进城市群发展作为加快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举措。云南地处祖国西南边陲,与缅甸、老挝和越南3个国家接壤,云南区域发展受到了国家高度重视,国务院2011年颁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就指出“坚持以线串点、以点带面,推进重庆、成都、西安区域战略合作,推动成渝、黔中、滇中等经济区加快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2021年7月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云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指出“以昆明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为引领,以都市圈为核心,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以县城为重要载体,推动形成‘滇中崛起、沿边开放、滇东北开发、滇西一体化’的新型城镇化格局”,同时还把“促进义务教育、社会保障和卫生健康事业一体化发展”作为发展重点之一。因此,从城市群视角探索义务教育师资问题,对缩小区域间师资差距和促进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有重要意义。
针对义务教育师资均衡和空间问题,国内外学者已有较多研究。义务教育师资在区域之间的均衡问题,突出表现为教师队伍整体结构不合理、优质师资总量不足,师资校际配置不均衡、教师管理制度不科学、教师专业素养不高、教师培训有效性偏低等问题。现有义务教育空间差异方面的研究主要关注教育机会、财政资源配置和师资配置,然而教育机会差异是由于自然环境、经济机制和社会机制差异造成的。关于学校空间分布变化及其差异的研究,包括将研究结果应用于实践(学校政策、区域发展、社区规划),在地理领域发展缓慢。此外,就这些主题进行的地理研究主要集中于城市空间,仅少数研究关注农村地区,近几年农村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水平有所提高,但教师津贴补贴县际差异大。因此,创新县域教师队伍建设机制、提高教师待遇、完善教师权益保障依然是不同地域间均衡发展的重要奋斗目标。
近几年,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聚集,义务教育学龄儿童数量剧增,不同城市群间义务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城市群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已成为城市群发展中非常重要的议题。核心城市义务教育适龄人口过度聚集,空间上表现出不均衡性特征,目前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使义务教育表现出比较突出的问题和困难,即一方面人民群众对于优质义务教育师资有强烈需求,另一方面优质义务教育师资却供给不足,因此,全面建设相对公平和均衡的优质义务教育师资,使不同城市群间或城市群内部学龄儿童可以共享优质的义务教育师资是义务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目标。由于云南具有“山区、边疆、民族”的特点,因历史和自然条件差异以及经济基础薄弱等使得义务教育发展相对缓慢,并且呈现出严重的非均衡性,云南义务教育师资在空间上也凸显出一些特殊的格局特征。本文从城市群视角,以云南省内的5个城市群为研究区域,重点探讨几个问题:云南义务教育师资总体情况如何;不同城市群之间义务教育教师生师比和学历的差异有多大;师资在空间上呈现什么样的空间特征;师资在空间格局上是否存在热点或者冷点区域;滇中城市群能否体现地域优势,充分发挥义务教育师资核心城市引领作用。



二、数据来源


本文所采用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教育统计数据和云南省教育厅统一编制的2020年《云南教育事业统计摘要》,摘要中所统计的数据是2019年教育统计数据。本文的初中是指普通初中,不包括职业初中和成人初中。文中小学是指普通小学,不包括成人小学(普通班和扫盲班)。义务教育师资力量是义务教育教师资源的总和,“师资”主要包括在校的专职教师、学校管理人员、代课教师和兼任教师等人才资源,主要涵盖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的属性。从数量上来说,是指义务教育阶段所有教师的数量,包括在校专任教师数量、代课教师数量、教辅教师数量和比例数量(如生师比)等。从质量上来说,指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水平、教育科研能力、学历水平、职称水平等综合水平。本文的“师资”数量上采用“生师比”指标,质量上主要采用“学历比”指标。由于教育数据统计时“职称结构”只有云南省整体统计,缺少分市州统计,因此本文只在“时-空序列”部分对“职称结构”进行分析,同时在计算生师比时,特殊教育学生中“随班就读”学生也包含在普通初中和普通小学在学学生数。教师则是指专任教师,不包括行政人员、教辅人员、工勤人员、代课教师和兼职教师。
云南2019年共有普通小学10789所,比上年减少了111所,减幅为1.02%;普通小学实际招生669748人,招生完成率是101.76%;毕业生610568人,2019年和2018年相比毕业生人数减少8607人,毕业生减少1.39%;在校小学生3851042人,比2018年增加了55922人,增加0.87%;总教职工230326人,比2018年增加1748人,增幅为0.76%,其中教职工当中专任教师共230762人,比2018年增加了2397人,增幅为1.05%;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9.83%,比2018年降低了0.03%,其中女儿童辍学率为99.82%,比2018年降低0.03%,农村儿童辍学率为99.78,比2018年降低0.07%,少数民族儿童辍学率为99.57%,比2018年降低0.01%;小学毛入学率107.32%,比2018年降低0.49;小学毕业生升学率99.47%,比2018年增加0.54%。云南2019年共有普通初中1687所,比上年增加了10所;实际招生607343人,招生完成率为99.24%;毕业生618649人,2019年和2018年相比毕业生人数增加4709人,毕业生增长0.77%;在校初中生1845363人,比2018年减少了16160人,减少0.87%;总教职工126444人,比2018年增加771人,增幅为0.61%,其中教职工当中专任教师共133786人,比2018年增加了1463人,增幅为1.11%;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89.99%,比2018年降低0.76%;初中阶段毛入学率108.02%,比2018年增长0.61%;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0.8%,比2018年增长2.79%。



三、研究方法
(一)全局空间自相关
空间自相关全局指标用全局莫兰指数(Global Moran's I)来度量。全局莫兰指数反映空间邻接或邻近区域教师生师比或学历比的相似程度。其具体可定义为区域单元i所观测得到的值,()()反映了区域单元间所观测值的相似程度,一旦确定了位置邻近关系和观测所得到的值的相似性,就可以计算得到全局莫兰指数,如公式(1)所示。

其中,,n为样本总量,本文样本总量为17。是空间位置i和j的观测值,表示空间单元位置i和j之间的权重矩阵,当i和j处于邻近空间位置时,=1;反之=0。
全局莫兰指数I的取值范围是[-1,1],当I>0 时,表示教师生师比或学历比空间分布具有正相关性;当I<0 时,表示教师生师比或学历比空间分布具有负相关性;当I = 0 时,表示教师生师比或学历比呈现空间随机分布,不存在空间自相关性。
对于全局莫兰指数I可用标准化全局自相关统计量Z值来检验n个区域是否存在空间自相关关系,标准化全局自相关统计量Z值计算如公式(2)所示。


其中,E(I)和VAR(I)是它的理论期望和方差。
当Z值为正且显著性水平下检验结果显著(α通常取0.05)时,说明区域单元间存在正空间自相关,也就是教师生师比或学历的空间特征趋于空间集聚;当Z值为负且检验显著时,说明区域单元间教师生师比或学历存在负的空间自相关,也就是说相似的教师生师比或学历比空间格局特征是分散分布;当然Z值为零时,教师生师比或学历比为独立随机分布。
(二)冷热点分析
Getis-Ord G*统计量是一种分析变量空间分布聚集程度的指标,服从标准正态分布。在本研究中当Getis-Ord G*统计量为正值且通过显著性检验时,则认为教师生师比或学历比的高值在空间上呈现聚集状态,即热点区域;当Getis-Ord G*统计量为负值且通过显著性检验时,说明教师生师比或者学历比的低值在空间呈现聚集状态,即冷点区域。Getis-Ord G*统计量具体算法如公式(3)所示: 


公式(3)中,是Getis-Ord G*统计量,为教师生师比或学历比第j个栅格的值;为空间权重矩阵,若相邻为1,不相邻为0;n为栅格数;S为样本标准差;X为教师生师比或学历比均值。将云南教师生师比或学历比空间分布划分为:热点区(Z>2.58),即99%置信区间;次热点区(1.96<Z<2.58),95%置信区间;冷点区(Z<-2.58),即99% 置信区间;次冷点区(-2.58<Z<-1.96),即95%置信区间;随机分布区(-1.96<Z<1.96),空间冷热点特征不显著。



四、云南省义务教育师资时间序列特征
2019年,云南普通小学共有专业教师230762人,普通初中专业教师共13378人。云南2015年到2019年义务教育教师总人数有增加趋势,其中初中教师比小学教师增加数量大,初中增加了10005人,小学增加了5927人。
(一)师资数量时间序列特征
和不同地域背景的师资数量相比,云南义务教育师资在数量方面存在一定差距。从小学生师比来看:第一,云南5年以来小学生师比变化不大。全省生师比均值为16.64,2015年生师比16.80,是5年中最大的,2017年生师比16.51,是最小的,所以总体变化幅度不大。第二,云南生师比与全国、长三角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之间区域差距不大,与京津冀城市群之间区域差距最大。第三,近几年云南师资数量总体上越来越充沛。
从初中生师比来看:第一,时间序列生师比总体发展趋势良好。第二,与全国初中生师比相比,云南师资力量较弱,尤其2015年和2016年差距巨大,但2018年和2019年云南初中师资发展迅速,与全国差距逐年缩小,按照这样的发展趋势,云南预计在未来3年能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第三,云南初中师资发展趋势略优于京津冀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作为全国经济、文化和政治中心,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区位条件优越,但在义务教师师资方面没有表现出核心引领作用,虽然五年内初中生师比比值逐渐变小,但下降幅度没有云南大,师资改善状况没有云南好。第四,云南与长三角城市群之间的区域差距显著存在。长三角城市群位于长江入海之前的冲积平原、“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汇地带,在中国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长三角城市群初中师资力量也处于领先地位,明显强于全国平均水平和其他地区。第五,云南与成渝城市群区域之间的差距小于云南和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之间的差距。成渝城市群以成都、重庆为中心,与云南距离较近,初中师资方面2015和2016年差距稍大,但在2019年生师比比值已比较接近,云南义务教育师资有望在未来两年内赶超成渝城市群。 


(二)师资质量时间序列特征
1. 师资学历时间序列特征
在小学教师学历结构中:第一,比例结构方面,本科学历和专科学历教师占比很大。第二,发展态势方面,普通小学本科学历教师逐年递增,专科学历和高中毕业教师逐年递减,研究生学历教师人数5年来有所增加但增加幅度不大且速度较慢,高中以下教师发展平稳,基本没有太大变化。在云南普通初中教师学历结构中:第一,比例结构方面,本科学历教师占比最大,专科学历教师占比居中,研究生学历教师和高中以及高中以下学历教师占比较小。第二,发展态势方面,教师学历变化总体不大。本科学历教师逐年递增,但增幅比较小,专科学历教师逐年递减,研究生学历教师人数逐年递增而且增长幅度较大,高中学历教师5年来减少了三分之二,高中以下学历教师有所增加,增加人数较少,由于总占比原本较小,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2. 师资职称时间序列特征
云南中小学教师职称共分为5个级别,分别是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助理级和员级,有少部分教师未定职级。2015年到2018年正高级职称教师在统计年鉴中未做统计,2019年普通初中正高级职称教师共57人,占总人数的0.04%,普通小学正高级职称教师共3人,所占比例非常低。小学教师职称时间序列特征:第一,在小学教师职称比例中,中级职称和助理级职称所占比例较大,而且中级职称占比远大于助理级。第二,未定职级教师5年来居高不下。第三,副高级教师人数在2018年增长迅猛。初中教师职称时间序列特征:第一,初中教师职称比例结构中,副高级、中级和助理级职称所占比例都非常大。第二,从5年总体发展态势来看,初中教师职称发展趋势较好。副高级职称教师人数逐年增加,每年增加人数比较平均。中级职称教师人数基本持平,助理级教师逐年减少。第三,未定职级教师比例很大。2018和2019年未定职级教师数量有所增加,这种波动应该是新入职青年教师引起的。



五、云南省城市群师资区域差距及空间分布特征
按照2021年7月最新发布的《云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战略,云南城市群分为滇中、滇西、滇东南、滇东北和滇西南五大城市群。滇中地区以昆明主城区为中心,涵盖曲靖市、玉溪市、楚雄州及红河州北部部分城市;滇西城市群涵盖大理州、德宏州、丽江市、保山市、怒江州和迪庆州6个州(市)行政区;滇东南城市群包括红河州和文山州行政辖区;滇西南城市群包括普洱市、西双版纳州、临沧市的行政辖区范围;滇东北城镇群包含昭通市和曲靖市的会泽县。
(一)省内不同城市群之间义务教育师资区域差距
省内不同城市群之间义务教育师资区域差距显著(见表1)。从教师数量来看城市群区域差距:第一,初中师资区域差距大于小学师资区域差距。小学师资区域差距主要表现在滇西城镇群和滇东南城镇群之间,滇西城镇群小学生师比15.30,滇东南城镇群小学生师比为17.40,极差(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为2.1。初中师资区域差距主要表现在滇西城镇群和滇东北城镇群之间,滇西城镇群小学生师比15.30,滇东南城镇群小学生师比为17.40,极差为3.09。第二,无论是初中还是小学,滇东北师资配置都是最弱。滇东北小学生师比18.62,初中生师比15.81,都是所有城市群中生师比比值最大的。
从教师质量来看城市群区域差距:第一,小学教师学历差距比初中教师学历差距大。小学教师学历极差22.31是初中教师学历极差11.12%的两倍,初中和小学教师学历区域差距都体现在滇中城市群和滇东北城市群之间。第二,如果仅从教师学历比例来看教师质量状况,滇东北教师质量是所有城市群中最差的。滇东北小学教师本科以上学历比例仅为36.05%,初中教师本科以上学历教师占79.57%。


(二)不同城市群之间义务教育师资空间分布特征

省内不同城市群之间义务教育师资空间分布特征有所不同(图2)。从小学师资数量区域空间分布来看,滇中城市群小学师资最充沛的是玉溪市,其次是楚雄州。昆明市作为滇中城市群的中心城市,在小学师资数量上没有发挥应有区位优势。滇西城市群小学师资最充沛的区域是丽江市和迪庆州,大理州、保山市和德宏州师资最不充沛。云南小学师资最不充沛的地区是滇东北城镇群、滇东南城镇群以及滇西南城市群的西双版纳州。
从初中师资数量区域空间分布来看,初中师资最充沛地区是滇中城市群和滇西城市群的丽江市。滇西城市群师资以丽江市为核心区向迪庆州和大理州方向扩散,形成滇西城市群师资整体上比较充沛的空间结构特征。同时,初中师资空间上以滇中城市群玉溪市为核心区,以滇西城市群为师资孕育腹地,因此滇中城市群和滇西城市群师资紧密联系在一起。相反,玉溪市对滇东北和滇西南的扩散作用并不明显,尤其是滇东北地区和滇中地区的曲靖市的师资最匮乏。
小学师资质量区域空间分布特征来看,质量最高的是滇中城市群的昆明市,昆明市作为云南省省会,也是滇中城市群的中心城市,小学师资质量呈现突出优势,小学教师本科以上学历比例达到77.13%,远高于其他市州。但昆明市对滇西城市群和滇西南城市群扩散作用不明显。滇西大部分市州以及滇东北地区小学师资质量都不高,怒江州小学教师本科以上比例才42.07%,临沧市是43.36%,昭通市师资质量全省最差,百分比只有36.05%。
从初中师资质量空间分布看,滇西城市群初中师资整体上质量都不高,尤其是大理州,虽然处于滇西城市群中心,经济和文化发展都优于其他市州,但在初中师资质量上并未发挥出区位优势,本科以上学历教师比例是81.5%,全省排名倒数第二,仅比倒数第一的滇东北地区昭通市的79.57%高出1.93%。初中师资质量最高的地区仍然是滇中地区的昆明市,昆明市初中教师本科以上学历比例高达94.05%,是全省初中教师质量最高的。昆明市在提高自身初中师资质量的同时,还拉动周边区域的师资质量快速提高,这种拉动力在滇中地区和滇西南地区作用非常明显。同时,昆明市师资质量已经形成一定的增长极,不仅对滇中城市群楚雄和玉溪产生了巨大牵引作用,还向滇西南地区辐射和扩散,形成了滇中城市群和滇西南师资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新局面。昆明市初中师资质量还扩散到滇西北地区,但受到距离限制,这种扩散机制对滇西城市群和滇东北牵引作用较小,因此滇西城市群和滇东北城市群初中师资质量总体不够高。 


(三)义务教育师资自相关性
云南义务教育师资全局自相关指数都为正值,2019年全局义务教育生师比和学历比的Moran’s I指数分别是0.630547、0.599051、0.318848和0.397862,所有Moran’s I指数都大于0,义务教育教师生师比和学历比空间分布并非随机分布,而是呈现出全域正相关关系,相似水平区域集聚在一起,存在空间依赖性和空间集聚现象,具有全局自相关性。
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常用方法有局域Moran’s I统计(也称“LISA”)和热点分析两种,由于LISA 结果只能反映出“高-高”值和“低-低”值的区域位置,对于“高-低”和“低-高”值表达不明显,因此本文采用冷热点分析方法进行局部自相关研究。利用ArcGIS 软件中冷热点空间分析工具(Getis-Ord Gi*),空间概念化采用“FIXED_DISTANCE_BAND”,距离法采用“EUCLIDEAN_DISTANCE”,得到2019年云南教师生师比和学历比的冷热点时空格局特征(图3)。小学和初中生师比Z得分为1.540428和1.374797,小学和初中教师学历比Z得分为0.470363和0.868077,P值都小于0.05,z 得分都大于零,而且,z 得分越高,高值聚类就越紧密,因此生师比热点聚集比教师学历比聚集更紧密。 



小学教师生师比在滇西地区丽江市、迪庆州和怒江州空间上呈现冷点聚集区域,也就是在99%的置信区间,这3个州市小学教师生师比低值要素在空间上发生聚类,当这3个市州小学教师生师比下降,教师师资数量不充沛时,根据区域相关性原理周边区域会受到不同程度影响,与3个市州相邻的大理州和楚雄州师资也会不足。初中生师比在滇东北地区昭通市呈现热点区,不仅昭通市生师比数值很高,而且它周边地区生师比数值也很高,是高值和高值聚集区,但初中生师比在曲靖市形成了冷点区,曲靖市出现了生师比低值聚集。小学教师学历比在滇中地区昆明市形成了次热点区,95%置信区间呈现了高值与高值集聚。初中教师学历比在滇东北昭通市出现次冷点区,空间上呈现低值与低值聚集。



六、结论与对策
(一)结论
1. 从师资数量来看,小学教师总体上师资不足,云南与东部城市群间义务教育师资配置不均衡。和京津冀城市群相比,全国、长三角城市群、成渝城市群和云南小学教师师资力量都十分薄弱。云南初中教师师资区域之间差距巨大,但从2018年区域差距逐渐缩小,发展趋势良好。
2. 从师资质量来看,云南义务教育教师学历结构不均衡,职称比例呈现“中间大,两头小”的特征。云南义务教育教师学历分布总体上以本科为主,专科学历在小学阶段所占比例较大,但在初中的占比不大,研究生学历教师占比比较小,但初中比小学占比要高。教师职称方面,副高级职称教师数量少,尽管2017年以后迅速增长,但由于前期基数太小,也要很多年才会有大幅度改善。
3. 从不同城市群来看,义务教育师资数量和师资质量都有显著差距。初中师资数量在不同城市群之间区域差距大于小学,这种差距主要表现在滇西城镇群和滇东南城镇群之间。义务教育质量区域差距主要体现在滇中城市群和滇东北城市群之间,而且小学教师学历差距比初中教师学历差距大。另外,滇东北城市群义务教育师资力量最薄弱,师资数量最匮乏,师资质量也是所有城市群中最差的。
4. 从师资区域空间分布结构特征来看,义务教育师资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方面,空间结构分布特征都很明显。义务教育教师数量上呈现点-轴空间结构特征,以滇中城市群玉溪市形成点上集聚,通过教师教育协作网,在曲靖市、昆明市、丽江市和迪庆州这条轴上连成一个有机的教师数量空间结构体系,玉溪市是城市群空间组织的核心,从而形成点轴发展格局。义务教育教师质量上呈现圈层空间结构特征,内圈层是滇中城市群昆明市,成为义务教育教师中心,昆明市处于滇中城市群空间地域上和功能上的核心地位,该地区教师数量充沛,质量也比较高。中圈层是楚雄州、普洱市和文山州,中圈层位于义务教育教师边缘区,既具备教师教育中心某些特征,又保留了民族区域自治州教师特征。外圈层是滇西城市群的大部分市州和滇东北城市群,由于远离教师中心,区域外圈层教师师资不足,师资质量也不高。
5. 从空间自相关来看,义务教育教师师资数量和质量都存在明显的空间相关性。全局自相关方面,师资数量区域相关性更明显一些。局部自相关方面,义务教育师资冷热点空间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冷点区主要分布在滇中地区曲靖、滇东北城市群昭通市、滇西地区丽江市、迪庆州和怒江州,热点区主要出现在滇中城市群昆明市和滇东北地区昭通市。
(二)对策
1. 打通通往发达地区教师教育协作网省级通道。云南是通往成渝城市群和长三角城市群的“枢纽门户”,应打通云南滇中城市群、滇东北城市群与成渝地区、长三角城市群的义务教育教师交流共享机制通道,形成良性、互动、循环的省级教师教育协作网。以义务教育师资培训和提高教师专业技能水平为关键目标,打造云南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义务教育同步、和谐发展的重要链接点,最终形成以长三角城市群义务教育师资核心区为“点”,成渝、滇东北和滇中城市群为“轴”的点轴联动一体化、均衡化发展格局。使云南成为长三角核心地区的师资孕育腹地,较快缩小云南与发达地区间义务教育师资水平差距,从而提高义务教育教学质量,最终促进云南义务教育的整体发展。
2. 充分发挥滇东北地处滇川黔交界、长江经济带上游和紧邻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区位优势,重点开发滇东北地区。滇东北师资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滞后于其他城镇群,应率先推动昭阳城区和鲁甸中心城市义务教育师资发展,最终推进昭阳、鲁甸教师一体化发展。加快县城师资引进措施建设,推进镇雄、水富两个重要节点城市教师管理机制改革,加快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和成渝地区义务教育师资建设步伐,为义务教育整体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3. 充分发挥滇中城市群义务教育在全省新型城镇化发展中集聚适龄学生人口、师资的主体作用,推动滇中城市群教师教育培训、教师职称改革、教师收入制度等一体化发展。推进昆(明)玉(溪)同城化、麒(麟)沾(益)马(龙)宣(威)、蒙(自)个(旧)开(远)建(水)、楚(雄)南(华)城镇组团义务教育教师一体化发展体系,努力把滇中城市群建设成为云南义务教育优质教师辐射中心核心区。
4. 根据滇西城镇群自身地域特点和区位特征,分类别、分阶段推进义务教育师资发展。滇西城市群涵盖市州数量多,覆盖地域广,民族学生数量多,市州之间义务教育发展差异大,因此要推动滇西地区义务教育师资整体发展和提高师资整体水平,应采取分类别、分阶段方式推进。由于滇西城市群师资增长极还未形成,应建立大理、丽江义务教育师资增长极,充分发挥大理、丽江地域优势。大理和丽江教师可以向滇中城市群核心城市学习优秀教师的教学、科研经验,然后到滇西地区西部市州去分享经验、指导教学和管理等,起到“东学西导”的作用。
5. 打通不同城市群之间或不同市州之间教师“双向”交流与合作通道,加快教育要素区域间流动。义务教育师资均衡配置和均衡发展问题实际上就是师资在不同区域间既科学又合理的流动,当义务教育师资中心形成,打通各城市群中心教师协作网就显得尤为重要。要充分发挥中心城市核心区优质教师资源作用,通过协作联动机制推动城市群教师队伍质量的整体提升。一方面,尽量为非核心城市教师提供机会,到核心城市观摩优秀教师授课以及交流经验或培训,作为对非核心城市教师奖励的一种方式,让“核心区教师培训”成为教师职业荣誉,以此激励教师提高教学能力。另一方面,让大多数非核心区教师到核心区城市进行培训显然不太实际,因此区域间流动应该是双向的,核心区教育管理部门应建立“优秀教师派出机制”,有计划地派出一些优秀骨干教师到非核心区进行教学指导和经验分享。总之,地区间双向流通机制对义务教师整体师资质量发展和师资均衡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6. 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手段打造云南师资“一张网”一体化均衡发展的新局面。云南义务教育师资地区间差距大、师资数量分布不均衡、师资质量参差不齐。师资质量提高涉及师德建设、培养培训、资源配置、管理评价和待遇保障等多个方面,治理难度较大。传统手段已经很难做到对边疆民族地区教师队伍科学、精准又高效地改革和提升,也很难实现教师队伍均衡化、一体化发展。因此,必须积极整合利用信息技术、通信技术手段如云平台、5G网络技术等。首先,建立健全云南级各类学校及广大教师互联互通、安全可靠的教师管理信息化体系,深入研究教师数量、学历、职称、学科、民族、性别、年龄、工资待遇、流动等不同类别信息,优化教师编制配备、合理设置教师岗位。其次,利用云南教师基础信息库,结合云南城镇规划教育改革发展实际需求,分析、预测城市群之间、市州之间、城乡之间不同层面和不同类别教师补充需求。最后,研究分析云南义务教育教师素质能力发展现状,完善教师跨地区培养交流方案,分析各级各类教师培训工作要求,制定适合云南特色的培训规划,推进教师培养模式改革和跟踪教师培养现状。



文章刊于《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2期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不收取任何形式的审稿费、版面费;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唯一投稿途径为云南师范大学官网学报编辑部https://xbbjb.ynnu.edu.cn/zsb/CN/1000-5110/home.shtml。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